Last Updated on 2022 年 2 月 4 日 by JUN-HAO

【2022電競耳機推薦】怎麼選擇適合的?有什麼要注意嗎?10款高人氣CP值電競耳機推薦
玩遊戲時,最討厭周遭很吵,一堆人打擾遊戲體驗。而耳機能減少周遭的聲音,更能深入其境,體驗遊戲世界的樂趣。
舉例槍戰遊戲,需要聽敵人開槍、走路的聲音,判斷敵人在哪、充滿劇情的RPG遊戲,每個角色故事令人吸引,伴隨技術飛快發展,配戴遊玩時,更有臨場感、魄力等。
娛樂,是世界上缺少不了的,挑選一款好的耳機非常重要。
內容目錄
挑選指南
都說是電競耳機,所以耳機的用途更在於遊戲體驗上,遊戲不單只有桌電、筆電,連PS 5等遊戲機也要考慮。
好的音質很重要
很多人會說2.1聲道、5.1聲道、7.1聲道。雙聲道就是兩個音響擺在左右邊。
而5.1聲道,則是將5個音響環繞在周遭,在中心點的人聽音樂、電影,彷彿深入其境中。7.1聲道更是將聲音的細膩、近遠表現出來。
但一般耳機就左右兩邊,典型的2.1聲道,還有分嗎?
虛擬環繞音效
支援杜比(Dolby)或DTS Headphone:X環繞解碼,產生虛擬環繞音效。
真實7.1 聲道
耳機內部有多個音響,不需要設定就能擁有7.1聲道。
支援THX Spatial Audio軟體
比一般立體音表現更齊全,不僅僅是模擬四周,而是全方位360°度,非常適合槍戰遊戲的玩家,能更準確掌握槍聲與腳步聲。
震動功能 Razer HyperSense
與音效沒有直接的關係,但適合喜歡臨場體驗的玩家,遊戲手把會以震動來表現遊戲中的情境,這震動功能與遊戲手把表現的方式類似。
搭配麥克風
選擇電競耳機與一邊耳機的差別還有溝通,多數的耳機搭配的麥克風,是附贈功能,專業程度還是不夠的。
玩場遊戲可能就數小時,長時間與隊友溝通,卻遇到爛麥,說話說不清楚,讓人頭痛。
注意麥克風長度貼近嘴巴、可以調整、降噪音、靜音鈕等。
有線與藍芽
有線耳機與無線耳機差異上是便利。
電競使用建議以有線為主,無線藍芽耳機的延遲約100-200ms,而有線耳機則是60 ms。
除非本身玩的遊戲不需要聽聲音判斷,還是單純享受聲音帶來的震撼與臨場感,可以選方便、好收納的無線耳機。
整體感覺
配戴舒適度
耳機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攜帶悶熱,除非本身在冷氣房裡玩,不然長時間下耳朵都是汗。
有些廠牌考慮到這點,針對攜帶的部分設計過,如雷蛇有推出冷凝膠墊。
外觀、重量
重量:數小時都戴在頭上,耳機太重會很不舒服,建議300g以下的耳機比較合適。
頭部:依照研究來看,挑選內徑約13-15 cm左右,戴在頭上會比較舒適,也適合亞洲人的頭型。
耳罩:長時間使用可以選Over Ear,短時間使用,可能是1小時、30分鐘選On Ear的就可以。(電競耳機的耳麥尺寸多為Over Ear、On Ear)
成為實況主?你要知道影像擷取器【影像擷取器懶人包】實況需要影像擷取器嗎?要怎麼挑選?
【Youtube】5步驟告訴你如何成為YouTuber,要具備什麼條件?收入、心態、技巧一次告訴你
10款人氣推薦
#10 FANTECH 7.1環繞立體聲RGB 耳罩式電競耳機

搭載50mm大單元,音質豐富細膩,使用大型耳罩包覆,7.1虛擬環繞立體聲讓遊玩時,沉浸度高。
具備了RGB多色燈光與高靈敏降低麥克風,從售價上CP質非常高,入門款選擇之。
環繞功能:7.1虛擬環繞聲道 | 耳墊:大型耳罩 |
耳機抗阻:32Ω ±10% | 驅動單體:50 mm |
連結方式:USB接頭 | 重量:- |
支援平台:PC |
#9 雷蛇 Kraken X 北海巨妖

入門款電競耳機,透過雷蛇的環繞音效軟體,體驗7.1聲道,適合射擊、劇情導向等遊戲。原廠提供兩年保固,加上輕巧的重量,是許多玩家的選擇之一。
不過要注意!支援跨平台使用,但音效軟體只有在64位元的Windows 10上才能使用。
環繞功能:7.1聲道環繞音效軟體 | 耳墊:人造皮革耳墊 (內有記憶海綿) |
耳機抗阻:32 Ω @ 1 kHz | 驅動單體:40 mm |
連結方式:3.5mm | 重量:250 g |
支援平台:PC、Mac、PS4、Switch,Xbox One要搭配立體聲配接器使用 |
#8 irocks Real有線耳機

多數遊戲愛好者的首選款,採用53mm單體,獨特震模輸出音質等多種功能,其聲音不過度渲染、失真,在細微聲音的表現上相當不錯,非常適合射擊遊戲。
外型採用伸縮式結構,搭配記憶海綿與仿蛋白皮革,還有分離式降躁麥克風,使用上非常舒適。
環繞功能:- | 耳墊:可拆卸記憶海綿 |
耳機抗阻:23 Ω | 驅動單體:53 mm |
連結方式:3.5mm | 重量:305 g |
支援平台:PC、Mac、PS、Switch等 |
#7 HyperX Stinger Core 7.1 (無線)

以這價位購買無線耳機CP值很高了,更何況是電競耳機。透過HyperX NGENUITY輸出技術,體驗7.1虛擬環繞音效,軟體本身需要親自下載後才能使用,玩RPG、射擊遊戲的音效臨場感很棒。
環繞功能:7.1虛擬聲道 | 耳墊:封閉式耳罩 |
耳機抗阻:16 Ω | 驅動單體:40 mm 動圈式釹磁鐵 |
連結方式:2.4 GHz藍芽 (續航力17小時) | 重量:244 g |
支援平台:PC |
#6 JBL Quantum 400 環繞音效 電競耳機

專為電競設計,外觀黑色,兩側是大字的RGB燈光,非常現代化的設計。透過自家的JBL Quantum SURROUND和DTS讓你體驗到遊戲的震撼,其音訊號稱讓你感受到最小的腳步聲到最大的爆破聲,非常推薦槍戰遊戲的愛好者。
環繞功能:虛擬環繞音效 | 耳墊:記憶海綿耳罩 |
耳機抗阻:23 Ω | 驅動單體:50 mm 動圈式單體 |
連結方式:3.5mm、USB Type-C 轉 Type-A 傳輸線 | 重量:274 g |
支援平台:PC、PS、Xbox、手機 |
#5 ASUS 華碩 ROG Strix Fusion 300 7.1聲道 電競耳機

讓你擁有前所未有的體驗,獨家氣密腔體設計搭配50mm ASUS Essence驅動器,提供最佳純淨的聲音感受,與內建的7.1虛擬環境音效,讓你身歷其境。
重低音的表現不錯,還有獨家設計的ROG Hybrid耳墊,結合蛋白質皮革與網眼布,提供舒適的包覆與配戴感受。
環繞功能:7.1虛擬環繞音效 | 耳墊:蛋白質皮革耳罩 |
耳機抗阻:32 Ω | 驅動單體:50 mm 釹磁鐵 |
連結方式:3.5mm | 重量:360 g |
支援平台:PC、Mac、PS、Xbox、手機 |
#4 JLab Play 無線藍牙電競耳機

2千元左右的價位,卻擁有60ms超低延遲的無線電機耳機,支援Switch、手機、PS、PC等設備,續航力上也有22小時,對於玩遊戲非常夠用。
麥克風收納簡易,耳機輕巧可摺疊收納好攜帶,平時可切換經典EQ模式,朋友相揪切換遊戲模式,支援aptX高音質解析,專為遊戲情境特調EQ,享受豐富細節、有層次的遊戲體驗。
環繞功能:- | 耳墊:耳罩式 |
耳機抗阻:- | 驅動單體:40 mm |
連結方式:Bluetooth 5.0 (續航力約22小時) | 重量:151 g |
支援平台:PC、Mac、PS、Switch等 | 可換成3.5mm音源線 |
#3 Logitech 羅技 G633S 7.1 環繞音效無線遊戲耳麥

身為遊戲設備大廠,羅技當然也有耳機,耳機整體外型簡約有科技感,質感上分加分,加大的 PRO-G 50mm單體提供更好的音質,在射擊遊戲上更好判斷遊戲環境。
環繞功能:7.1虛擬環繞聲道 | 耳墊:透氣耳罩 |
耳機抗阻:39 Ω | 驅動單體:50 mm |
連結方式:USB | 重量:344 g |
支援平台:PC、Mac、PS、Switch等 |
#2 HyperX Cloud Flight Wireless 無線電競耳機

搭載50mm大單元,音質豐富細膩,耳罩的包覆性不錯,遊玩沉浸度高,藍芽採用2.4 GHz傳輸技術,續航力高達30小時的電量,就算忘記充電,插上線就變成有線耳機了。
從電力、外觀上設計上看,90°旋轉耳罩、LED燈光效果,CP值很高。
環繞功能:- | 耳墊:封閉式皮革耳罩 |
耳機抗阻:32 Ω | 驅動單體:50mm 動圈式釹磁鐵 |
連結方式:2.4 GHz (續航力約13-18小時) | 重量:315 g |
支援平台:PC、PS |
#1 Turtle Beach Stealth 700 Gen 2無線耳罩電競耳機

連續三年獲得MCV UK’s最佳電腦周邊與配件品牌,也是北美熱銷的品牌,我個人特別喜歡ProSpecs眼鏡緩壓系統,戴眼鏡玩遊戲不會很緊或彆扭。
還有Superhuman Hearung聽音辨位技術,玩設計遊戲上更加順手,本身支援聯繫多機,使用電腦遊玩時,還能透過手機的APP調整耳機數據,真的超級方便。
環繞功能:- | 耳墊:涼感凝膠記憶海綿墊 |
耳機抗阻:- | 驅動單體:50mm 釹磁鐵 |
連結方式:Bluetooth (續航力約20小時) | 重量:305 g |
支援平台:PC、Mac、PS、Switch等 |
總結
上述的價格是撰寫文章時,為了大家方便寫的,實際售價以平台為主。
從外觀上我喜歡Tutyle 700,低調的黑色搭配紅色造型,真的很有特色,性能上OK,重點是還能連接手機,玩遊戲都不用跳出視窗調整。Logitech G533 7.1和ASUS ROG Strix Fusion 300的造型也很棒。
這真添加較多的2000以下的耳機,也希望讓新手有更多選擇,當然預算充足的玩家,不彷讓遊玩體驗更上一層樓,選一款好的耳機。
延伸閱讀: 【6個線上課程平台】想學習不知道怎麼辦?哪個平台最適合你呢?付費免費一次跟你講 【喇叭推薦】8款喇叭舞動起音樂世界,享受高品質音質聲音 【繪圖板推薦】低價位高CP的繪圖板看過嗎?你所不知的繪圖板品牌 【9款電腦麥克風推薦】從平價到專業,YouTube、實況、直播愛用的麥克風推薦 【運動相機】12款防手震運動相機推薦,展開自己的Life Vlog